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 贺照阳
“家里一下冒出三四十只,捏死后果然中招了!”近期济南多区域发现被称作“飞行的硫酸”隐翅虫频繁出没,不少市民反映家中频现虫影,因徒手拍打、误触虫体引发皮肤水泡、破溃的案例显著增加。记者从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获悉,该院近期隐翅虫皮炎接诊量大幅上升,皮肤科主任医师王传珍带来专业解读,教市民科学应对,避免误区。
市民家中现30多只虫!济南多人遭隐翅虫 “袭击”
“近两天刷短视频,总能刷到济南网友说遇到隐翅虫,有的已经去医院了。”济南市民张女士的感受并非个例。记者在短视频平台发现,济南天桥区三孔桥街、历下区燕子山西路、浆水泉路、高新区、市中区和谐广场、山大兴隆山校区、文旅城、融汇城,以及章丘区、齐河县等多地,均有网友反映遇到过隐翅虫或因接触虫体出现了皮肤问题,隐翅虫的活跃已成为当前市民关注的民生热点。
家住天桥区的50岁市民李先生,近期在家中发现三四十只隐翅虫。情急之下,他徒手捕捉并捏死虫子,却未及时洗手,随后又用手触摸了脸部和颈部。短短3小时后,其接触部位皮肤迅速红肿,还出现了小水疱,伴随明显痒痛感。他紧急前往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就诊,被诊断为隐翅虫皮炎。经口服氯雷他定、小剂量泼尼松片,外用炉甘石洗剂治疗,1周左右症状逐渐消退。
类似案例并非个例。济南一名8岁男孩也因隐翅虫“遭殃”。据男孩家人介绍,前一晚发现房间内有隐翅虫,未及时彻底清理。次日清晨,男孩左侧颈部、右上眼睑、右手腕部出现红斑片、水疱及小脓疱,皮疹呈斑片状或条带状分布,且伴有痛感。就医后,医生判断或为夜间睡眠时碾压了隐翅虫,导致毒液接触皮肤引发皮炎。通过治疗,男孩症状在1周左右缓解,但局部暂时留下了褐色色素沉着。
毒液酸度堪比硫酸,有医院一上午接诊 3 例
“隐翅虫体色红黑相间,本身不会主动叮咬人,但它的体内藏有强酸性毒液——毒隐翅虫素,pH值在1-2之间,酸度堪比硫酸,因此也被称为‘飞行的硫酸’,这是导致皮肤损伤的关键。” 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王传珍解释,当隐翅虫被拍死、碾碎或碾压时,体内毒液会释放,一旦接触人体皮肤,就会引发急性炎症反应,进而出现线状红斑、脓疱,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皮肤糜烂、溃疡。
随着隐翅虫活动进入高峰期,医院皮肤科的接诊量也随之攀升。王传珍表示,最近一周,隐翅虫皮炎患者明显增多,她仅在9月22日上午就接诊了3例,患者涵盖儿童和成年人,病因均为误触虫体或间接接触毒液。据统计,近期医院平均每天都会接诊两三例隐翅虫皮炎患者,且部分患者症状较为严重。
记者了解到,从临床症状来看,隐翅虫皮炎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:初期接触毒液数小时至2天内,皮肤会出现烧灼感,随后形成线状、条索状红斑或丘疹,伴随瘙痒或刺痛;进展期红斑会逐渐扩大,出现密集水疱、脓疱,严重者会出现皮肤糜烂、渗液;恢复期结痂后可能遗留褐色色素沉着。此外,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伴随发热、头痛等全身症状,若毒液不慎进入眼睛,还可能引发角膜炎甚至更严重情况。
虫子落身别拍打!15 分钟肥皂水冲洗是关键
面对隐翅虫,正确处理能最大程度减少伤害。王传珍强调,在家发现虫子可用胶带粘住或纸巾包住扔掉,避免接触虫体;若虫子落在皮肤上,绝对不能拍打,要轻轻吹走或用软物扫走、甩走。
若不慎接触毒液,必须立即用大量肥皂水冲洗接触部位,时间不少于 15 分钟,利用碱性中和酸性毒液。清洗后别乱涂牙膏、酒精等,也别抓挠,以防加重刺激或引发二次感染。
在诊疗方案上,医生一般根据患者症状轻重采取针对性措施:
局部用药:轻症红斑丘疹期,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或弱效激素软膏消炎;起水疱脓疱时,小疱涂莫匹罗星软膏防感染,大疱需医护人员无菌抽液后用药。
系统用药:瘙痒剧烈者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;严重红肿或有全身症状者,需遵医嘱口服泼尼松;合并感染则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。
王传珍提醒,规范治疗下 1-2 周可痊愈,但皮疹范围广、累及眼口、伴高热或自行处理后加重,需尽快就医。
相关链接:
3 招防虫+3 个误区!医生:处置得当一周可愈
想要远离隐翅虫危害,日常预防是关键。专家结合隐翅虫的生活习性和特性,给出了三点预防建议:
做好穿着防护:在隐翅虫活跃的季节,市民外出时尽量穿着长袖上衣、长裤和能包住脚的鞋子,减少皮肤暴露面积,尤其在公园、草地、树林等户外环境活动时,更需加强防护。
加强门窗防护:隐翅虫具有趋光性,夜间容易被灯光吸引。市民应定期检查家中纱窗,若纱窗孔径过大,需及时更换或修补;夜晚尽量关闭窗户,避免开窗开灯睡觉,避免隐翅虫进入乱爬连窜伤及人体。
保持环境清洁:定期清理室内外垃圾、杂物,减少隐翅虫的栖息地;避免在室内堆放过多花草植物,因为这类区域容易吸引隐翅虫聚集。
此外,针对市民对隐翅虫的认知误区,王传珍也进行了澄清:
误区一:隐翅虫会主动叮咬人。真相是隐翅虫皮炎由毒液接触引发,而非蚊虫叮咬,拍打、碾压虫体才是导致毒液释放、引发皮肤损伤的主要原因。
误区二:普通花露水可驱避隐翅虫。实际上,普通花露水对隐翅虫驱避效果不大,若需驱避,应选择含有避蚊胺成分的专业驱虫剂。
误区三:牙膏、酒精可缓解症状。皮肤接触隐翅虫毒液后,随意涂抹牙膏、酒精等物品,可能会加重皮肤刺激,正确做法是及时用肥皂水冲洗,并根据症状轻重决定是否就医。
王传珍介绍,虽然隐翅虫体内含有毒素,接触皮肤会引发炎性反应,但市民无需恐慌。隐翅虫的攻击性并不强,只要处置适当,患者通常可在一周左右痊愈,且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。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
和兴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